首页 碳交易 碳交易试点结果怎样(7个试点碳市场交易成果详情)

碳交易试点结果怎样(7个试点碳市场交易成果详情)

7月14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介绍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有关情况。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在7月择机启动上线交易,首批纳入碳市场覆盖企业的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

发电行业成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赵英民介绍,今年是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了2000家,测算显示,首批纳入碳市场覆盖企业的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全国碳市场如何建立?为何选择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

7个试点碳市场8年累计成交额114亿元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将于今年7月择机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展上线交易。生态环境部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方案,牵头组织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目前相关建设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赵英民指出,全国碳市场对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作用和意义非常重要。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推动碳市场管控的高排放行业实现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的绿色低碳化,促进高排放行业率先达峰。二是为碳减排释放价格信号,并提供经济激励机制,将资金引导至减排潜力大的行业企业,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推动前沿技术创新突破和高排放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的转型。三是通过构建全国碳市场抵消机制,促进增加林业碳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保护补偿,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四是依托全国碳市场,为行业、区域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投融资渠道。

我国碳市场建设从地方试点起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介绍,2011年10月以来,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两省五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地方试点从2013年6月先后启动了交易。几个试点市场覆盖了电力、钢铁、水泥20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到2021年6月,试点省市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4.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114亿元。

碳市场启动以后,社会普遍关注的是碳价。全国碳市场的碳价如何形成?

赵英民指出,碳市场将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碳减排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推动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引导资金流动。这是碳市场追求的重要效果,因此碳价非常重要。

“从微观和近期来看,碳价主要还是由配额供需情况决定。从宏观和长远看,碳价由经济运行和行业发展总体状况和趋势决定。” 赵英民直言,碳价过高和过低都不好。碳价过低,将挫伤企业减排的积极性;碳价过高,也将导致一些高碳企业负担过重。碳价是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因此出现碳价波动是正常的,但是剧烈波动,过高、过低都不利于碳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

赵英民透露,从全国7个地方试点运行情况看,近两年加权平均碳价约在40元人民币左右。目前,在全国碳市场相关的制度设计中,考虑通过改进配额分配方法、引入抵消机制等政策措施来引导市场预期,从而形成合理碳价。

电力行业首批纳入全国碳市场,石化、化工、建材、钢铁等重点行业陆续纳入

为何全国碳市场选择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赵英民介绍,这是出于两方面考虑。

一是发电行业直接烧煤,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包括自备电厂在内的全国2000多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年排放二氧化碳超过了40亿吨,因此首先把发电行业作为首批启动行业,能够充分地发挥碳市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积极作用。

二是发电行业的管理制度相对健全,数据基础比较好。排放数据的准确、有效获取是开展碳市场交易的前提。发电行业产品单一,排放数据的计量设施完备,整个行业的自动化管理程度高,数据管理规范,而且容易核实,配额分配简便易行。从国际经验看,发电行业都是各国碳市场优先选择纳入的行业。既然它二氧化碳排放大、煤炭消费多,所以这个行业首先纳入,可以同时起到减污降碳协同的作用。

除发电行业外,其他重点行业领域的纳入也在准备之中。

赵英民表示,结合国家排放清单的编制工作,已经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了全国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的数据核算、报送和核查工作。这些高排放行业的数据核算、报送核查工作也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目前已委托相关的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研究提出符合全国碳市场要求的有关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议。

“下一步将按照成熟一个批准发布一个的原则,加快对相关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研究制定分行业配额分配方案。” 赵英民说,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以后,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87172970@qq.com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