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碳资讯 谢灵运的个人作品有哪些(谢灵运第三种人生状态带来的启示)

谢灵运的个人作品有哪些(谢灵运第三种人生状态带来的启示)

谢灵运的个人作品有哪些(谢灵运第三种人生状态带来的启示)

《说文解字》言:“诗,志也。”“诗言志”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的定性,在《尚书》中首次得以明确,朱自清先生评价其为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纲领。《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志”从政治抱负,到情感抒发,或二者的结合,都说明,诗是作者的内在投射。

古人以诗达意,抒发志趣情感。陶渊明将他的生活态度全部注入诗中,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牧歌让一代一代人艳羡不已。然而,那样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并没有为陶渊明真正带来岁月静好的生活。晚年的陶渊明生活窘迫,常常靠朋友救济,日子苦不堪言。李白积极入仕却在政治道路上屡屡受挫,《行路难》《蜀道难》都是现实的写照,唯有寄情于美酒,但以积极的心去面对受挫的理想,所得只剩下“举杯消愁愁更愁”。

而另一位和陶渊明同时代的诗人谢灵运,在他命运多舛的一生中,诗歌带给他莫大的慰藉和陪伴。他出生显赫,才华横溢,一直在寻求心灵的平静,但终究逃不过人性的“痴”与“嗔”。在得知爱妾与门生的私情后,怒气之下将门生杀死丢进了扬子江,被免职。次年被赦免官复原职。后又因和执政大臣不和被贬永嘉,不满一年,便辞官回家,后再出仕。最后被流放到广州,以叛变罪被处死。终年48岁。

在人生的最后十年,他四处游山看水,写下了大量纪游诗。谢灵运在其诗中也常常表露自己的生活态度。比如《斋中读书》:

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

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

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既笑沮溺苦,又哂子云阁。

执戟亦以疲,耕稼岂云乐。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

这首诗里,他既不想像长沮、桀弱那样隐居躬耕,也不想像杨雄那样出仕。显然,诗人对两种选择都不如意,那他究竟追求什么样的生活呢?

1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从谢灵运开始,山水诗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代表作《山居赋》,也是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谢灵运继承了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公元422年(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谢灵运由京官太子左卫率改任永嘉太守,算是降职,心中难免郁闷。长期以来,诗人被出仕与归隐的矛盾所困扰。

百般纠结之后,谢灵运得出这样的答案:“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

何为“达生”?“达生”出自《庄子•达生》篇。“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达生篇的主旨是不执着于物。

谢灵运的个人作品有哪些(谢灵运第三种人生状态带来的启示)

虽然写下这首《斋中读书》时,谢灵运处于入世的状态,但他这种身在官场又不热衷官场的态度,就是“柴立中央”的真实写照。之后,谢灵运的诗,一直表达处于不真正入世,也不真正归隐的中间状态,并将它寄予山水。来读这首《登江中孤屿》: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谢灵运于前一年因受排挤而出任永嘉太守,官场不得志而寄情山水,“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此时的他已游遍了永嘉江南岸的美景,于是向永嘉江北寻找新奇的山水景致。“达生”的状态,是对人生欲望、对寄情山水的最好象征。

清沈德潜 《古诗源》:“‘怀新道转迥’,谓贪寻新境,忘其道之远也; ‘寻异景不延’,谓往前探奇,当前妙境,不能少迁延也。深于寻幽者知之。十字,字字耐人咀味。”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空间和时间上的迂回厚重。

这里的“乱流趋孤屿”,与陶渊明笔下的误入桃花源有异曲同工之处。江中孤岛满足了诗人求新求异的愿望,这一片人间净土,不由得使人想到灵山圣水仙人永生,道家思想油然而生。

谢灵运的个人作品有哪些(谢灵运第三种人生状态带来的启示)

陶渊明与山始终保持着距离,处于一种见山而得山的境界,山在眼中,在心中。谢灵运则是登上了这座山,穿过心与眼,进入肉体长生与精神超越。孤屿所在的位置江中,似乎也有所指,他更愿意将自己居于此界与彼界之间。

此诗用到了几处典故,真:真人、神仙。昆山:昆仑山的简称,是古代传说中西王母的住处。安期术:安期生的长生之术。安期,即安期生,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传说他是琅琊阜乡人,因得长生不老之术而活过了一千岁。谢灵运曾信奉佛教、道教,常受两种思想影响。

2

江中孤屿正是诗人人生选择的一种自我投射。谢灵运透过诗,不断由外在旅程跨入内在旅程,又透过内心向外在事物延伸。

来读《登石门最高顶》:

晨策寻绝壁,夕息在山栖。疏峰抗高馆,对岭临回溪。

长林罗户庭,积石拥基阶。连岩觉路塞,密竹使径迷。

来人忘新术,去子惑故蹊。活活夕流驶,噭噭夜猿啼。

沉冥岂别理,守道自不携。心契九秋干,目玩三春荑。

居常以待终,处顺故安排。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

这一次,诗人又登上了高山峰顶,开阔的视野之下,心却陷入拥挤闭塞的境地。只因此诗的立意点并不在峰顶远眺的景象,而是由第二句“夕息”二字生发,以所宿之“高馆”为中心视点, 由视觉与听觉之观感所触的景物延伸开去。

“高馆”分疏山峦,高居峰顶,又遥对岭崖,深临回溪,有傲立中天,俯瞰万物之势。但诗人不是晨望而选择了夜望,“塞”、“迷”将全诗笼罩在一种凄迷空蒙的氛围里,使来者失路徘徊,去者因找不到归径而迷茫。忘”、“惑”二字使前文“塞”、“迷”之感进一步舒展开来,意境悠远。

而后,“沈冥”气氛烘托,结末慨叹“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沉郁而颇有孤芳自赏之致。

这种闭塞感,使诗人陷入孤独之境,不得不得逃离,所以诗人并非享受归隐的乐趣,只是面对现实,隐含因仕途失利而生的愤懑不平,所谓安命云云,多少带有一种自我慰藉的意味。

谢灵运的个人作品有哪些(谢灵运第三种人生状态带来的启示)

3

陶渊明的诗大多赞美日常生活的乐趣,谢灵运的诗则更多展现出一种孤独感,也透着一丝迷茫。他总试图在山水中去探寻属于自己的“桃花源”,但是往往被山中林荫遮蔽视线,在崎岖险阻中,陷入困惑迷乱。

谢灵运的山水诗,大部分是他任永嘉太守后所写。这些诗,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其主要特点是清新明丽。诗人在诗意的传达中,借助玄理,使自己达到心与景的交融,从而进入顿悟之境。

来读《登永嘉绿嶂山》:

裹粮杖轻策,怀迟上幽室。行源径转远,距陆情未毕。

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

眷西谓初月,顾东疑落日。践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

蛊上贵不事,履二美贞吉。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难匹。

颐阿竟何端,寂寂寄抱一。恬如既已交,缮性自此出。

“裹粮杖轻策,怀迟上幽室。”起初,诗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兴致勃勃去探寻新奇之景。谢灵运总是以高山深谷为目标,欲求人所未见的幽景奇观。“裹粮”、“杖策”,表明了这趟行程的遥远险阻,可以看出,诗人一直以来对寻幽探奇有着极大热忱。

“距陆”出自《庄子•渔父》:“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

最后,又寄情于老庄玄理。《庄子·缮性篇》说:“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其大意是说,要追求“大道”,就必须恬静无为,任其自然,摒弃知识,才是真正的“知”。恬静无为与“知”,二者“交相养”、相互促成,人性中就产生了“和理”,就是“缮性”。缮是“治”的意思,治性,亦即养性之意。谢灵运在这里说,在此自然的环抱中,他感到自己已经达到了“恬知交相养”的境界,从此可以去讲养生之道了。

谢灵运的个人作品有哪些(谢灵运第三种人生状态带来的启示)

普遍认为道家主张“出世”,儒家主张“入世”。但实际上都不是绝对的。老子提倡“无为而治”,即不过多干预事物的发展,顺应天道自然。庄子也提倡“逍遥”。都似乎是“出世”思想,但“无为而治”的对象是君主,是针对统治者提出的治理国家的方法,这本身又是“入世”。儒家提出“学而优则仕”,显然是“入世”,但也提出“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观点,又是“出世”的。所以,谢灵运也常常陷入这样的矛盾之中。顿悟,也似乎成了暂时的,没能达到真正的超脱。

4

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

谢灵运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与颜诗的“铺锦列绣”、“雕缋满眼”相比,谢诗显得“自然”。汤惠休说“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钟嵘说谢诗“名章迥句,处处间起;典丽新声,络绎奔会”;萧纲也说“谢客吐语天拔,出于自然”。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篇提出“言与志反”的观点,批判某些言行与其创作不一致的文人往往内心追求封官进爵,但在作品中却表达出对山水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诗文中缺少真挚的情感,作者的主观情志与所写文字背道而驰,并不是真正寄情山水。对此,刘勰提出了:“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征?”的观点。

诗人空泛地谈论归隐大多是为了表现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态度。随着玄学的兴起及政治的动荡,文人们徘徊在儒与道二者间难以取舍,一面牵挂世俗朝政,一面又向往田园的隐逸生活,希望以道家的出世掩饰内心对封官进爵的渴望,因而造成了创作上的“言与志反”。

但是,换个角度看,谢灵运在他的诗中“言志”包含了“志不能抒”的无耐与不甘,从而牵出一股淡淡的伤感。所以,在他的山水诗里,少有惬意之情,但又别有洞天。

谢灵运的个人作品有哪些(谢灵运第三种人生状态带来的启示)

谢灵运的生世和才华均出众,他一直对自己充满信心,在仕途上得不到重用时,常愤愤不平,逆反心理加重,“称疾不朝直”。唯有从山水风光中寻找慰藉。在《述祖德诗》一诗中,以谢氏祖辈的功绩,来寄予自己的政治理想。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使他心高气傲,得罪了不少大臣,屡次被贬。疲惫的心总想靠岸,所以,在他的山水诗中,那份恬淡是逃避政治的一种超脱。但他终究是放不下官场的,那里有他的理想,同时钟情的山水,是心灵的寄托。他不积极入世,只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消极。

宋景平元年(423年)秋。上一年七月,谢灵运出为永嘉太守,至此称病离职,刚满一年。诗人在去官还家时写下《初去郡》。“或可优贪竞,岂足称达生?”再次表达了“达生”之愿,不愿贪念官场。但是,后来又出仕为官,再次证明,他归隐的心只是一时的逃避而已,依然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实现政治抱负。即“身隐而心不隐”。

后世许多研究者认为谢灵运诗的隐逸倾向,是一种虚伪的假象。但这何尝不是怀才不遇的悲剧写照。无论如何,不可否认谢灵运在文学上的地位与成就。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诸大家,都曾取法于谢灵运。他所经历的“时势”造就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才情”,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时势造英雄。

《论语·雍也》篇,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意即,孔子说:“智慧的人乐于像水一样,仁义的人乐于像山一样;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所以,对山水的向往,也是追求内心澄明的象征。山水中,自然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学。

谢灵运的个人作品有哪些(谢灵运第三种人生状态带来的启示)

其实,一面为身寻一处寄放之地,一面心存高远等待时机,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当一个人,无法改变环境的时候,就只有改变自己,自己也无法改变的时候,就改变方向吧!或许,一转身,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春”。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