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碳资讯 首份碳中和报告发布,关于低碳减排都讲了什么?

首份碳中和报告发布,关于低碳减排都讲了什么?

对于“碳中和”这个词,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它可以说是未来影响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下,目前全球已有136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标,覆盖全球88%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经济规模的90%以上,近683家公司提出了净零排放相关目标。

但你知道自我国正式宣布力争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以来,都有哪些具体措施来实现“双碳”目标吗?

3月12日,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发布了《碳中和报告(2021)》,这是首份针对全国范围内碳中和案例的全面梳理和研究。

该报告的统计显示,我国在2021年获得碳中和认证的案例一共有152个,其中,组织92个、活动52个、产品与服务8个,而涉及的碳中和颁证单位一共有27个。

首份碳中和报告发布,关于低碳减排都讲了什么?

2021年我国碳中和认证案例和颁证单位 资料来源:《碳中和报告(2021)》。

在2021年公开获得碳中和证书的92家组织中,有48家金融机构,15家生产型企业,10家公共机构,9个商场、酒店及写字楼,9个园区和1个行政村。

而15家生产型企业分别属于电网、能源、汽车、材料、生物制药、数据科技等不同行业。这些企业为不同行业进行碳中和转型提供了有益探索。

同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类主体2021年累计实现碳抵消超过227.4万吨,其中组织抵消14.59万吨、活动抵消200.75万吨、产品与服务抵消12.0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首份碳中和报告发布,关于低碳减排都讲了什么?

2021年我国各类主体碳抵消情况 资料来源:《碳中和报告(2021)》。

碳抵消是指通过购买碳补偿额度来抵消自身执行减排计划后剩余的碳排放量。

目前经认证的碳减排量抵消产品主要由跨国性国际机构或民间组织、国家级碳交易主管部门、省市级碳交易主管部门签发和管理。

具体的抵消项目类型包括可再生能源项目、林业碳汇项目及其他各类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应的项目。

值得关注的是,碳中和如今已成大型活动的“标配”,比如论坛、会展、商贸活动、体育活动、文化庆典和政府会议。

当然,最受关注的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2021年12月31日,北京冬奥会获得具有联合国指定经营实体资质的核查机构发布的“温室气体核查声明:

“北京冬奥会圆满兑现实现碳中和的承诺,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

北京冬奥会充分应用低碳技术,利用光伏和风能等低碳能源,用低碳场馆、低碳交通、低碳办公等低碳管理措施降低碳排放。

除了以上措施,全国各省市也陆续推出了具体的碳中和补贴政策,并针对碳达峰、碳中和提出了发展目标。比如,北京通州区对获得碳中和认证的企业,最高一次性补助50万元。

在国内企业中,腾讯于2月24日正式对外发布了碳中和路线图报告,并承诺:

“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及供应链的全面碳中和;不晚于2030年,实现100%绿色电力。”

阿里巴巴也发布了《阿里巴巴碳中和行动报告》,并提出三大目标:

“2030年前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

“2030年前实现上下游价值链碳排放强度减半,率先实现云计算的碳中和,成为绿色云。”

“用15年时间,以平台之力带动生态减碳15亿吨。”

绿色低碳话题热度不减,如何发力实现低碳转型也成为许多企业的关注热点。

虽然现在对于开启企业碳中和之路的呼声日益高涨,但真正踏上征程且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国内企业仍是“凤毛麟角”。

而国际统一碳定价的缺失、市场对低碳产品的态度“不温不火”、低碳技术的不成熟,都阻滞了企业的低碳发展。

反观企业内部,同样障碍重重:实施碳中和计划往往需要高昂的成本,但是其回报价值在短期内较难兑现或量化。这些都“打击”了企业推动碳中和的积极性。

因此,面对碳中和转型的机遇和风险,企业应发现低碳经济中的独特机遇,聚焦全新的增值机会。

将低碳发展机遇带来的经济收益进行测算,不但能帮助企业勾画更清晰的绿色愿景,也有助于取得组织内外对碳中和策略的认同与支持。

比如:能源企业可以估算能源效率提升以及能源储存技术大规模运用之后带来的收益;化工企业可以预测清洁燃料催化剂市场的巨大潜力;建筑企业可以展望绿色建筑发展的宏伟图景等。

同时,企业还应在了解气候变化对企业带来的风险后,量化各种情景下的经济损失,以更好地识别碳中和大潮中自身发展的机遇和风险。

许多企业将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以及政策法规的不确定性列为最大的风险。比如,飓风海啸的频发对于在沿海地区有大量投资的企业来说可能是毁灭性的。

因此,一旦碳定价、碳税等机制得到推广,高排放企业的生产成本将直线上升。

例如,欧盟宣布计划通过实施《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对生产排放超过欧盟标准的进口企业进行征税,这使许多进口企业“如临大敌”。

其他风险还来自市场更迭(原材料价格上涨、顾客需求转变)、技术转型(启用低碳技术、替换现有产品所需的大量成本)、企业声誉等。通过详尽分析,这些风险均可量化,从而协助企业制定更完善的碳中和应对方案。

注:文中部分数据资料来自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的《碳中和报告(2021)》。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87172970@qq.com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