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碳资讯 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现、当代作家,被称为“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一生写了约800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等,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其中《茶馆》具有世界性的影响。由于创作勤奋,他被誉为文艺界的“劳动模范”。老舍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大师,《骆驼祥子》的问世,使他登上了创作途程的第一个高峰。

【故事梗概】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这一职业选择表明祥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他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想,尽管他对自己的追求不无怀疑,几度动摇,但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应该说,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

人物形象

一、祥子。初到北平的祥子是一个勤劳、纯朴,充满青春活力的体面、要强的青年。他有着健康的体魄,对生活具有骆驼一样的坚韧的生活耐力,成为人力车夫中的佼佼者。由于悲剧命运的接踵而至,随着他对生活的希望的破灭,他的美好的品德、性格逐渐发生了变化。当他从匪兵那里跑回来,再次拉起车来时,为了多挣钱,早日买上新车,他不顾个人的名誉,拼命地拉。虎妞的死,给他的打击更为沉重,他开始抽烟、喝酒。拉车虽然是他惟一的指望,此后他也不那么热心了,开始懒惰了,脾气也大了,谁也不敢惹他,“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他占便宜,甚至为了几个钱不惜出卖人命。最后连他的外表、形貌也变得猥琐、肮脏,成了精神麻木的行尸走肉,人家打他,骂他,他也不管。这个勤俭要强的人最终堕落了,成为一个无所事事的无业游民,黑暗的旧社会把他变成了鬼。

二、虎妞。虎妞的思想性格相当复杂,不能简单地称之为好人或斥之为坏人。她是车厂主刘四的女儿,后来成了车夫祥子的妻子。她生长在剥削家庭,深受剥削成性的父亲的影响,长期是父亲的经管车厂的助手。她好逸恶劳,养尊处优,讲吃讲花,市侩气十足。但她泼辣,能办事,因此她的贪得无厌的父亲便不让她出嫁,留在家里当特殊的帮工。另外,由于她长相丑陋,虎头虎脑,性格又粗暴,也无人问津,这就使她形成了变态心理。她没有家庭的欢乐,只有失去青春的苦闷,于是也就要到车夫中间去寻求快乐了。他看中年轻老实的祥子,死缠着祥子,并因此和父亲最后决裂。应该说,虎妞有使人厌恶的、应当批判和否定的一面,也有令人同情、可以肯定的一面。

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1.结构紧凑,笔法严谨。小说在结构方法上继承了我国传统小说的结构方法,以祥子的希望、挣扎、毁灭为主线,交织成一幅相互关连的军阀统治下的社会图景,连结各种不同阶级、不同地位、不同命运的家庭和人物,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景象,又借此自然地揭示了祥子悲剧的必然性与社会意义。

2.刻画人物,着重心理。在这部小说中,老舍先生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剖视是很成功的。并且,他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总是通过叙述去写,使读者看去这仿佛不是在描写,而是在叙说,这是他写人物心理状态的独特之处。具体来说,小说丰富、多变、细腻的心理描写,是通过以下方面来表现:祥子的个性沉默、坚韧乃至木讷,心理描写就补充了祥子不善言语的个性;以动作、情状写心理;从语言方面写心理。通过作者直接的剖析,托出祥子心理的变化;通过别人的眼睛观察祥子的心理;借助祥子眼中景物的变化来衬托心理。

3.“京味”十足,语言鲜明。比如虎妞筹备婚礼的民俗的交代;北平景物的情景交融的描写到祥子拉车路线的详细叙述;在烈日与暴雨下拉车的祥子,对瞬息间变化莫测的大自然的感受,既切合北平的自然地理情况,又与祥子这个特定人物的身份相一致。这部小说的“京味”还强烈地体现在语言上,小说用的是地道的北京话,简洁又朴素,基本克服了早期作品中为引人发笑而出现的贫嘴油舌。同时,也创造性地融化了欧化句法,形成了一种自然朴实、俗则能雅的小说语言,较为典型地代表了老舍的俗白的文体风格。

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经典文段】

[文段一]

外面的黑暗渐渐习惯了,心中似乎停止了活动,他的眼不由地闭上了。不知道是往前走呢,还是已经站住了,心中只觉得一浪一浪的波动,似一片波动的黑海,黑暗与心接成一气,都渺茫,都起落,都恍惚。忽然心中一动,像想起一些什么,又似乎是听见了一些声响,说不清;可是又睁开了眼。他确是还往前走呢,忘了刚才是想起什么来,四外也并没有什么动静。心跳了一阵,渐渐又平静下来。他嘱咐自己不要再闭上眼,也不要再乱想;快快的到城里是第一件要紧的事。可是心中不想事,眼睛就很容易再闭上,他必须想念着点儿什么,必须醒着。他知道一旦倒下,他可以一气睡三天。想什么呢?他的头有些发晕,身上潮渌渌的难过,头发里发痒,两脚发酸,口中又干又涩。他想不起别的,只想可怜自己。可是,连自己的事也不大能详细的想了,他的头是那么虚空昏胀,仿佛刚想起自己,就又把自己忘记了,像将要灭的蜡烛,连自己也不能照明白了似的。再加上四围的黑暗,使他觉得像在一团黑气里浮荡,虽然知道自己还存在着,还往前迈步,可是没有别的东西来证明他准是在哪里走,就像独自在荒海里浮着那样不敢相信自己。他永远没尝受过这种惊疑不定的难过,与绝对的寂闷。平日,他虽不大喜欢交朋友,可是一个人在日光下,有太阳照着他的四肢,有各样东西呈现在目前,他不至于害怕。现在,他还不害怕,只是不能确定一切,使他受不了。设若骆驼们要是象骡马那样不老实,也许倒能教他打起精神去注意它们,而骆驼偏偏是这么驯顺,驯顺得使他不耐烦;在心神最恍惚的时候,他忽然怀疑骆驼是否还在他的背后,叫他吓一跳;他似乎很相信这几个大牲口会轻轻的钻入黑暗的岔路中去,而他一点也不晓得,象拉着块冰那样能渐渐的化尽。

[思考题]

该段对祥子的刻画,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对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有什么作用?

[文段二]

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假若他的环境好一些,或多受着点教育,他一定不会落在“胶皮团”里,而且无论是干什么,他总不会辜负了他的机会。不幸,他必须拉洋车;好,在这个营生里他也证明出他的能力与聪明。他仿佛就是在地狱里也能作个好鬼似的。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十八岁的时候便跑到城里来。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作过了。可是,不久他就看出来,拉车是件更容易挣钱的事;作别的苦工,收入是有限的;拉车多着一些变化与机会,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与地点就会遇到一些多于所希望的报酬。自然,他也晓得这样的机遇不完全出于偶然,而必须人与车都得漂亮精神,有货可卖才能遇到识货的人。想了一想,他相信自己有那个资格:他有力气,年纪正轻;所差的是他还没有跑过,与不敢一上手就拉漂亮的车。但这不是不能胜过的困难,有他的身体与力气作基础,他只要试验个十天半月的,就一定能跑得有个样子,然后去赁辆新车,说不定很快的就能拉上包车,然后省吃俭用的一年二年,即使是三四年,他必能自己打上一辆车,顶漂亮的车!看着自己的青年的肌肉,他以为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是必能达到的一个志愿与目的,绝不是梦想!

[思考题]

祥子不怕吃苦,聪明自信,对生活仍抱有美好的愿望。文段中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一点?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文段一] 该段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有力地烘托出祥子为生计而奔波的辛苦与无奈,表现了他坚毅、顽强的性格。

[文段二] ①无论是干什么,他总不会辜负了他的机会。②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作过了。③他相信自己有那个资格。④他以为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是必能达到的一个志愿与目的,绝不是梦想。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